伊拉克的罌粟花
Coquelicots d’Irak
/ 臉譜出版
/ 作者 布莉吉特.范達克利(Brigitte Findakly)、路易斯.通代(Lewis Trondheim)
Coquelicots d'Irak © 2016, Brigitte Findakly, Lewis Trondheim & L’Association.
《伊拉克的罌粟花》是一本需要細細咀嚼的故事。生存於安逸之中的我們,也許難以理解這些波瀾如何能被描繪得如此平靜。在新聞中,伊拉克是個是非之地、我們談論局勢和悲劇,然而在紀實漫畫裡,我們僅談論生活——日子總要過下去。
「親愛的,這罌粟花一被摘下來,很快就會枯萎了。」
四場國際戰爭,無數次國內政變,一個信仰基督教的阿拉伯家庭……
故事的主人翁布莉吉特一九五九年生於伊拉克,並在那裡長大,直到一九七三年移民法國。布莉吉特採用兒時孩童的視角讓讀者一步步瞭解她的成長經歷以及家庭背景,慢慢堆疊出古城摩蘇爾在她眼中的樣貌。,她一邊說故事,一邊用圖畫帶領我們進入龐大的家族回憶。
伊拉克古城摩蘇爾是布莉吉特生命的原鄉,也是她童年嬉笑奔馳的樂園。父親是伊拉克人,和法國籍的母親結婚後定居在摩蘇爾,由於父親的軍醫身份,家境小康的布莉吉特在伊拉克的生活看似和平無憂...
(其中穿插的「在伊拉克」篇幅,我非常喜歡!描述一些伊拉克當地的習俗跟莫名其妙的日常趣事。可以適時跳脫歷史情境,是令人期待又可愛的喘息空間。)
一次一次的革命讓伊拉克境內的極權政治氛圍日漸濃重,政治動盪讓生活用品開始短缺,生活越來越困雃,先是千方百計把哥哥送出國以免進入青年勞動營,後來父親更下定決心帶全家人離開伊拉克...
異國求學的過程輾轉曲折,連老師都拿她的祖國背景開玩笑。好不容易在另一所學校遇到阿爾吉利亞裔的同學,雙方對宗教和國族的認知卻完全悖離;身為信仰基督教的阿拉伯人,有時候是很難被理解的。
父親在法國的執業證照不被認可,於是展開艱辛的求職之旅,母親也必須分擔家計開始出外工作,一家人擠在小公寓裡努力生活,原本嚮往每天在法國度假的生活灰飛煙滅...。
幸好法國的多元文化刺激她的思考茁壯,記錄下種種關於伊拉克的真實樣貌,也藉由畫筆重建凋謝的童年回憶。
一九七七年後,她隨母親返回伊拉克探親,也發現極權統治已深入日常、女性的地位越來越卑微、民生日漸凋蔽...,她明白並沒能像父親說的「等伊拉克變好,我們就回來」。
家鄉到處都掛著當權者的肖像。在學校裡,每天都有專人到班級去,要孩子們說自己的爸媽對薩達姆.海珊的看法。更不能在公共場合要是隨意批評他們,可能會惹來麻煩。女人不能露出肌膚,太太理應服侍丈夫,到處都是戰爭過後留下的痕跡,穿著西式的服裝走在街上旁人的眼光讓她非常不自在...她知道自己不可能再回家鄉生活了。
被迫離開家園的他們,在異地也找不到容身之處,究竟何處才是他們的家?
「很多人緊緊抓著他們唯一能保有的東西:他們的基督教信仰。同時無可避免地陷入伊斯蘭恐懼症。我不會批評他們。也不會與他們爭辯。不管他們變成什麼樣子,我還是愛著他們,珍惜著我們之間的寶貴回憶。」 ──布莉吉特.范達克利
---
透過孩童之眼看見的伊拉克,和我們想像中有諸多不同,全書中穿插不少家鄉趣事,讀起來不會太嚴肅,而絕對真實。她的家族回憶映照了整個國家的變遷與動盪,圓潤的筆觸和流暢的分鏡讓人很容易進入故事,忍不住一口氣讀完。祖國已然改變,童年生活不復返,但那像罌粟花一樣長存作者心中。最後雖然些微感傷,但心中滿滿的感動!
家鄉到處都掛著當權者的肖像。在學校裡,每天都有專人到班級去,要孩子們說自己的爸媽對薩達姆.海珊的看法。更不能在公共場合要是隨意批評他們,可能會惹來麻煩。女人不能露出肌膚,太太理應服侍丈夫,到處都是戰爭過後留下的痕跡,穿著西式的服裝走在街上旁人的眼光讓她非常不自在...她知道自己不可能再回家鄉生活了。
被迫離開家園的他們,在異地也找不到容身之處,究竟何處才是他們的家?
「很多人緊緊抓著他們唯一能保有的東西:他們的基督教信仰。同時無可避免地陷入伊斯蘭恐懼症。我不會批評他們。也不會與他們爭辯。不管他們變成什麼樣子,我還是愛著他們,珍惜著我們之間的寶貴回憶。」 ──布莉吉特.范達克利
---
透過孩童之眼看見的伊拉克,和我們想像中有諸多不同,全書中穿插不少家鄉趣事,讀起來不會太嚴肅,而絕對真實。她的家族回憶映照了整個國家的變遷與動盪,圓潤的筆觸和流暢的分鏡讓人很容易進入故事,忍不住一口氣讀完。祖國已然改變,童年生活不復返,但那像罌粟花一樣長存作者心中。最後雖然些微感傷,但心中滿滿的感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