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8

絹印紀事-進階絹印夾頭與閃亮變金油墨


New Toy

1.為明年的絹印課買來試用的絹印夾頭,比一般的蝴蝶夾更進階的版本。能用螺絲調高度,後方的小飛機增加重量讓你印好把框抬起時,不需用手撐住,另外還有一個螺絲調整網框的停止點。有桌夾和鎖桌板兩種可能,很適合需要印一定量的個人作坊。



2.專門用來做牆壁印花的“變金”色水性油墨。

油墨打開看起來是閃亮亮的珍珠白,拿出各種紙樣,試印一個小方塊,油墨溼潤的時候也是珍珠白的感覺,乾的過程中看見金色漸漸透出,而乾透以後,則是隨光線角度呈現或金黃或白金。在不同的紙上,色感也相當不同,在黑色上顯得非常金,在白色上是白銀色的感覺,在亮面銀紙上隨光變色的感覺最明顯,而在紙板上也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最後沒拍到的透明紙,金度不高,若隱若顯的朦朧感非常迷人!!下本書立刻用上!




被大家說像冥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覺得可以開發冥紙便利貼。。。。




未來有興趣參加慢工總編絹印課的朋友,可以官網登記email

或者FB手動改成優先顯示慢工訊息,應該明年農曆年後回台灣開課唷!

2016-06-22

有河BOOK有慢工的BOOK


今天傍晚前去淡水的書店<有河BOOK>探訪詹老闆,雖然名字就有河,但我還是驚到它真的直接在河景第一排,離捷運也只有五分鐘步行距離。傍晚去坐在那喝杯啤酒看河看書,簡直覺得到了馬賽。



進門老闆就指給我看慢工的書,我心裡不是想哦擺在那很好,而是 “可恥,竟然沒人買走”。你們誰快去給我買走買走買走,淡江的北藝的快去買走!! 


老闆說店小不太適合放圖畫書,其實我在那裡瞥見許多我有看的紀錄文學,RCA工傷口述史、工廠女孩等等,它們和慢工的書裡有著相同的主題,不知道買那些書的人是否也會有緣發現在一公尺外有本用著這樣的書呢?也許慢工的書該和紀錄文學擺一起而不是和圖文書擺一起呢!
 

離開前買了友人書詢的詩集,在裡面發現了一首寫給RCA女工的詩,一個故事能用這麼多的形式被描述真是一件很棒的事,你可以說每個人有它較容易接受的方式,但也可以說透過不同的媒介我們將用不同的方式去理解同一件事,多好,是不是?


------------------------------------------------------------------------------

插曲:


聊完天
社長: 老闆你開了多久?
老闆: 十年
社長: 你看資訊的傳播真的很不容易,我在關渡唸書時怎麼沒發現你的店,學校附近很難買書呢!
老闆: 你在關渡是什麼時候的事。
社長:(驚) 啊...是十年以前.....

社長你是要坐時光機買書嗎?你唸書的時候人家還沒開啦哎呦老人~~



2016-06-15

紀錄漫畫工作坊

編輯教漫畫要教什麼?昨天有朋友問我你教他們用什麼畫?我說"這麼大的人了,我管他們用什麼畫!"。

記得社長去法國學藝術的時候,心存僥倖想說唸藝術法文不用很好吧,做就行了吧! 所以只會講兩句就上了,結果上課老師都一直在和大家講話,而且你不講就等於沒出席,老師根本不教你技巧,而是要和你討論出有深度的內容,逼你自己挖自己!!! 沒有版畫課做版畫這種事,而是你想好要表達的東西,然後需要用什麼技術和技巧都可以用,每個老師可能只專一兩項技術,但每個老師都看得出你是否言之有物,作品是否有震憾力。

這大概就是為何我以編輯身份開工作坊的道理。 我們會以討論的方式進行,你帶著你的想法來,我會激發你去找到最好的方式完成,就內容的深度提出討論,引導出不同的敘事方式,探討不同分鏡的張力。

我就假裝大家是要上場的作者了,想像我們要做一份畫報,開個會討論每個人的題材、形式和頁數,定下來後大家回去寫文字稿,隔天就把分鏡畫出來。 時間很短,所以你要積極,要帶著想法來。你一定可以從其它學員身上學到東西,做紀錄的人不可以躲在自己的世界裡,你可以畫自己的故事,但你不可以忽略讀者怎麼理解這個故事,所以他人的意見很重要,我知道畫畫的人經常窩在家就鑽著畫,但至少紀錄式的東西,是和現實、和世界有關的,你要打開門,要走出來,所以,現在就打電話去報名吧。

望見書間這場希望以桃園為田野,以東南亞為主題。第一天討論為主,第二天實作,所以我們也容許只來第一天的工作坊旁聽,不參與實作的部份。但希望只參加一天的人就以讀者和旁觀者的身份學習、給意見、和討論,把提項目的時間讓給有打算實作出來的人。
7/9(六)、7/10(日),10:30-17:00
黃小姐0952-561026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36770613369513/

台東晃晃書店這場,會以個人化的教學進行(還是會有討論),人數有限制,因為希望更精更極中,沒有主題和地域的限制,但也要帶著題材來哦。
7/2(六)、7/3(日),9:30-17:00
素素 0914073170

另外有討論在台北開兒童場哦,在<青空下的學堂>附錄裡我們收錄了十篇兒童紀錄漫畫,我覺得非常有趣,但難以估計是否招收得到人呢,有興趣的請留言!

2016-05-02

HISTOIRE D'UN COUPLE by HONG, Yeon-sik



作者HONG, Yeon-sik

出版社ego comme x (法國)
ISBN 978-2-9109-4693-7

HISTOIRE D'UN COUPLE(山村妻,謝謝菁想的譯名,直譯是一對伴侶的故事)是作者Yeon-sik和其太太So-mi從首爾搬至農村的紀錄漫畫。

故事一開始Yeon-sik被連載漫畫的編輯瘋狂逼稿,但煩人的車聲和電話聲讓他無法靜心畫畫,So-mi努力地在首爾找房子,但就連郊區也沒有像樣的地方,最後他們找到Pocheon山裡一個獨棟帶院,空氣宜人的房子,就這樣Yeon-sik離開了住了三十年的首爾,展開全新的生活。


電話那端的催稿魔王

為了讓So-mi專心畫完她創作的童書以投稿,兩人的生活僅靠一直未唸完大學的Yeon-sik為週刊連載所得的稿費。一邊適應著和城裡完全不同的生活,一邊又得拚命畫畫籌措生活費用。他們開闢了自己的菜園、節省的使用碳爐暖屋子、享受在山間漫步、在溪水裡悠游。然而去首爾要轉三趟車,回到家不是在黑夜裡走上山、便是搭乘昂貴的計程車,拮拘的兩人,想買車沒有錢,想見朋友也不能經常去首爾,有時窮到連電話都被切了。每次拿到稿費,兩人定吃上一餐烤肉,配上燒酒,這便是極至的滿足。

有好事或拿到錢的時候就要吃烤肉
看房子的那天
全書把季節性的山間生活和兩人的各種創作困境完美的結合在一起。Yeon-sik有強烈的連載截稿壓力,並且總要三番兩次的修改這些對他而言只是討飯吃的故事,機械性的繪畫完全消磨掉他的意志,但為了支持他相信有才華的So-mi,他又不願太太去工作,這一切伴隨著與世隔絕的孤獨感、不得已的經濟壓力和寒冬與疾病的來臨,Yeon-sik終於徹底崩潰。






崩潰的最後段至醒來突然覺得沒事了,後面他走出房子大力的吸了口新鮮空氣,看見被遺忘的美麗風景。。。(懶得全掃描了,但是特喜歡這段的手法)

未讀過藝術學院的So-mi在Yeon-sik的支持下全心的畫著她的童書,在鄉下長大的她,帶著Yeon-sik撿拾山裡的種子回來種了滿院的菜。經過一年的閉關,她的作品得到了插畫首獎,第一件事便是買下Yeon-sik朝思暮想的汽車送他。獎項供佈的前一天Yeon-sik告訴她 “我喜歡看妳的故事,因為我喜歡妳看世界的方式。”得獎後So-mi也找到願意買下版權的出版社,到此Yeon-sik終於能夠停下連載,開始畫自己想畫的故事。然而就在生活一切美好,氣候也回暖時,山裡越來越多大聲喧嚷、亂丟垃圾的遊客,房東們回來蓋渡假的房子,一道道的石圍牆建起,一切都變了......Yeon-sik和So-mi離開這個住了兩年的房子,五年後Yeon-sik完成了這本近六百頁的紀錄漫畫。


因為工作的關係,找到紀錄性的漫畫我都看,這本書則是打從心裡超級喜歡。2011到2014年我經歷了幾乎和書中完全一樣的生活,所以對我個人而言處處是感動,處處想起自己的經歷。近六百頁的厚度但一開始閱讀就完全停不下來,好看、易讀、真實、有感情、談創作談生活又談扶持。

Yeon-sik筆下的人物極度卡通、可愛、用極簡的線條表現出所有的情緒。風景也做到用不繁雜的線條,呈現出每個季節的氛圍。大量的非寫實畫面去表現極真實的壓力,也是本書的一絕! 慢工社長五顆星推薦。

這部作品直接在法國出版,甚至沒有韓文版,懂法文的朋友可以上ego comme x的網站購買!
http://www.ego-comme-x.com/spip.php?article810













2016-03-12

農村史詩《黏土:灣寶,一段人與土地的簡史》



《黏土:灣寶,一段人與土地的簡史》
作者:胡慕情

出版:衛城 2015

ISBN9789869109376



太喜歡的書我都不太敢寫介紹,文筆不好,壓力大。又或者因為太龐大,怕寫不清楚,但又很想推薦大家看,覺得傑作不能被埋沒(雖然說這世上也沒多少人在看這個部落格!)。這本書便是一例,想了好久才寫。如果我寫得不怎麼吸引人,拜託大家可去書店閱讀書中兩篇推薦序或看看出版社網站的介紹及試閱。









《黏土》一書的主軸是苗栗後龍鎮灣寶里的反土地徵收抗爭過程,承起這個主軸的是百年地方歷史、幾位人物的成長故事、各項農事細節,也有台灣經濟農業政策的轉變、地方政治和周遭相關土地抗爭。



作者以優雅的文學筆法書寫,適度的在文字中結合閩南語(有小標在旁註解,非常通順易讀的排版),使人物的語言生動如實,又從容的把政策、大環境問題等生硬但必要的背景穿入書中,像我這樣一個閩南語不好、不了解農業、土地問題的讀者讀起來毫無困難,一步一步的深入灣寶里。



全書牽涉到的時間和空間非常廣泛,作者並無設定一個線性的時間,反如現代舞舞者般自由穿梭舞動於時空中。但一切的設定又其來有自,它讓你漸漸的理解核心的問題和這些人物的生活重心、他們的依賴、他們的寄託、他們的所有。縱然這本書描述了一場難得勝利的土地抗爭,但對我而言它真正揭示的並非如何戰勝,而是人與土地的感情和依賴。



土地之於農民究竟是什麼,而農民又對“食民”感到什麼樣的責任。「看起來咱真方很對不起土地,」洪箱上完(有機農業)課後突然體悟,「咱攏一直放毒毒土地,實在不應該。」在與天和人為的剝奪拉的過程中,這些農民不僅是為自己擁有的而爭,也逐漸有了內在的自省,尋找出更適當和土地共處的方式。



這是一部史詩般的作品,很難說它在講什麼,因為它 囊括了一切,關於愛情、關於生存、關於家庭、關於熱情、關於志向、關於鄉里關係、關於互助、關於傳統......作者花了相當多的時間與故事中人相處,以掌握許多鉅細糜遺的內容,當時的天氣、心境、說的話、做的夢等等,如此多的細節和優美的文筆讓它幾乎像一部文學作品,但事實上一部好的紀錄作品,正該如此。



當然它也關於抗爭,看這本書流了至少兩升淚,那不是同情的眼淚,是心疼的眼淚,它們全流在抗爭的部份。如果你從書中明白了關於這些人的一切,你便能理解這些剝奪的企圖有多麼地蠻橫、多麼地傷人。即使灣寶最後勝了,這個過程也不令人開心,它是台灣各地唯一的一場勝利,農民們仍活在無盡的恐懼中,擔心徵收單隨時會再來。官員眼中永遠只有利,舊的去新的來,總是在敷衍。抗爭耗盡青春,活著為什麼不能只是好好的活:種地吃飯、結婚生子。農民一生要抗天,現在還得抗人。



而看書的我們,每天都要吃飯,怎能不尊敬、不理解這些養育我們的人?


------------------------------------------------------------------------------------
 

「我定定講:『農民真正好笑。食物自遐爾仔細漢佮伊顧佮大,然後家已攏無吃遐爾多,攏是別人吃。』這是笑詼,我實實在在認為作田人愛受人敬重。你看汪菊阿嬤,一個查某人靠種筍晟遮濟囡仔大漢敢是簡單的代誌?



其實,早年洪箱在紡織廠工作時不覺自己被剝削,甚且喜愛那樣穩定的生活。但在工業繁華的浪頭上選擇回鄉後,她才知道,繁華的代價,是犧牲農村、農業與老農而來。洪箱記得徵收爭議爆發時鄰里長輩緊握她的手,求她和張木村不要拋下不識字的他們。當時她才驚覺,老農在社會發展過程被當成無用的垃圾丟棄。但實際上,老農擁有豐富的耕種智慧與做人處事的道理,那些物事往往極美,像母親對她說過的:「當銀河對中,芋頭就可以吃」既是時季,亦是詩句。全心務農後,洪箱才明白,因著食物的生長時序,腳踏土地的身軀會和生活逐漸磨合出調和的秩序,保有土地,不但是為了確認自己的來處,更為了留下未來的去處。



《黏土》P.280

2016-02-22

Voices from Chernobyl -- by Svetlana Alexievich 車諾比的悲鳴,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


中國簡中版 :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

作者: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铁葫芦图书
原作名: Voices from Chernobyl译者: 方祖芳 / 郭成业
出版年: 2014-6-15页数: 280装帧: 平装
ISBN: 9787536071377

豆瓣電子版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5884880/

 

台灣繁中版 : 車諾比的悲鳴

作者: 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
出版社: 馥林文化
原作名: Voices from Chernobyl译者: 方祖芳 / 郭成業
出版年: 2011-11页数: 304装帧: 平装
ISBN: 9789866076220


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Svetlana Alexievich所寫的Voices from Chernobyl集結了車諾比核災相關人士的訪談,全數以獨白方式寫出,語句中的「你」其實指的是作者,但看著看著不經感覺這些人在對著我訴說。口述時的跳躍和囈語,使人物的瘋狂、癲痴都被毫無保留地呈現。他們是如此地無法理解所發生的事,我們又能如何理解他們之所不理解?至少,這一切被記錄下了,雖然悲劇無奈地在福島重覆著,但我們並非無可做為。

農民們看著美好的土地和家園,想像著無形的輻射,他們的家園硬生生地被掩埋;當機器人不能運作時,是成群的肉身清理人以英雄之名在處理反應爐;清理人的妻子們得到一個英雄,卻失去了摯愛;女人們不敢生育,抑或必需面對畸形的嬰兒;孩子們一出生就要理解死亡;車諾比人成為一種全新的、被歧視的民族。

如果你援核,請你看完這本書再大聲說你援核。

以下節錄自書中,但真的要完整地書才能有真切的感覺。繁簡版的譯者相同,文句的差別應該不大,筆者看的是簡體版,但以下把Chernobly寫為車諾比。

ps私人意見,我認為用悲鳴這個字眼太煽情,中國的譯名直白,但更貼近,我認為這本書就是要讓他們的聲音被聽見,不只是悲鳴,也有他們的愛。

孤單的人聲

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關於死亡還是愛情?也許兩者是一樣的,我該講那一種?
(中國版用這位清理人遺孀的第一句話做主標,看上去莫名奇妙,但看完整篇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便也覺得標題下的真是極好)

和活人、死人聊些什麼

他們以前都好開心,遇到節日會唱歌跳舞,吹口琴,現在這裡像監獄。有時我閉著眼睛走過村子,我對他們說,什麼輻射?到處都是蝴蝶在飛,還有嗡嗡做響的蜜蜂,我的維斯卡捉老鼠。

一生寫在門上的人

我不是作家,所以不太會描述。我無法理解,連我的大學文憑都幫不上忙。你本來只是個平凡渺小的人,和所有人一樣-每天上班、回家、薪水不多也不少、每年度假一次。你是很平凡的人!突然有一天,你變成車諾比人,變成某種特殊生物,大家都對你感興趣,卻沒有人真正了解。

那是兩年後的事了,我們的公寓已經被洗劫一空。警察以為我是小偷,在後面追趕,大聲說 : “我們要開槍了! ” 我就是那樣偷出了自家的大門。........夠了!好了!我跟你講這些的時候,心底有個聲音在說---你背叛了她們。因為我必需從陌生人的角度描述這一切。.......我把她放在門上....我父親躺過的那扇門,直到他們帶來一只小棺材,很小,就像擺大洋娃娃的盒子。

我要作証:我的女兒死於車諾比核災,他們希望我們能忘掉這件事。

輻射長什麼樣

有人說輻射無色無味,也有人說黑得像土。但是輻射如果沒有顏色,那不就像上帝?上帝無所不在,可是你看不到。他們嚇唬我們!園子裡蘋果垂掛,樹上長著葉子,田裡有馬鈴薯。我不認為有車諾比,根本是他們編出來騙我們的。

三段關於家園的獨白

俄羅斯人不會救俄羅斯人,因為它太大了,無邊無際。而且老實說,我不認為俄羅斯是我的祖國。我們的祖國是蘇聯。

我們為什麼來車諾比?因為這裡沒有人趕我們走,沒有人把我們踢出去,這裡不是任何人的土地了,上帝回收這裡,住在這裡的人都離開了。

孩子和我的護照上寫著俄羅斯人,可是我們不是俄羅斯人,我們是蘇聯人!但是那個國家--我出生的地方--已經不存在了。我有五個孩子.....我把他們帶來這裡,我們的國家已經不存在,但我們還在。

我以前的生活好快樂,我的孩子都是愛的結晶。....我們在車諾比等待,這裡是我們的家了,我們的家,我們的祖國。這裡的鳥和其它地方的鳥一樣,還有列寧的雕像。.... 有人很驚訝的問我:你為什麼要害死你的孩子?他們詫異地問:你會比孩子帶到有瘟疫和霍亂的地方嗎?但那是瘟疫和霍亂,我不了解他們對車諾比的恐懼,那不在我的記憶裡。

士兵合唱曲

我們在路上看到發狂的貓和狗,牠們的行為怪異,看到我們就跑走,好像認不出我們是人類。我不明白牠們為什麼那樣,直到他們命令我們射殺牠們......

回家之後,我脫掉所有在那裡穿過的衣服,丟進垃圾滑運槽。我把帽子送給我的小兒子,因為他真的很想要,他每時每刻都戴著那頂帽子。兩年後,他們診斷出他長了腦瘤.....剩下的你自己寫,我不想講了。

那個地方會顛覆你的想法,事情的條理都被打亂。女人擠牛奶,旁邊站著一個士兵,確保她擠完後把牛奶倒在地上;老婦人拿著一籃雞蛋,旁邊一名士兵陪著她走,看著她把蛋埋起來......最糟糕也最令人費解的是,一切都那麼美!那是最糟的部份,你放眼望去,一切事物都美好。所有人的表情都很瘋狂,包括我們的在內,我再也不會看到那種表情了。

我從阿富汗回來時,知道自己可以活下去;而這裡正好相反,它在你回家後才把你殺死。

不要描寫蘇聯的英雄主義有多神奇,雖然那真的很神奇.....他們派我們到哪裡,就像把沙子丟進反應爐....
我得到一枚獎章和一千盧布。

後來他們真的把我裁掉了。我去找廠長說:「你沒有權力這樣做,我去過車諾比,我救了你們,保護你們!」他說:「我們又沒派你去。」

我們很孤單,我們在這裡像陌生人,他們甚至把我們分開埋葬,好像我們是外星人。老實說,我覺得死在阿富汗還比較好,在阿富汗死掉是很正常的事,至少你可以理解。

古老的預言

我看孕婦的眼神很奇怪,我不直接看她們,而是很快的瞄她們一眼,各種情緒同時湧現:驚恐、嫉妒、喜悅,甚至是報復。有一次我發現自己用同樣的眼神看鄰居懷孕的狗、鳥巢裡的鳥.....

生活中為何不能沒有契訶夫和托爾斯泰

我不知道我想不想再見到你,我覺得你也用同樣的眼神看我,和他一樣,只想觀察我,然後記下來,就像在做實驗。我無法擺脫那種感覺,永遠無法擺脫那種感覺。你知道生小孩可能是一種罪嗎?我以前從來沒聽過這種事。

新國度

在這裡,沒有人會說自己是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我們都自稱為車諾比人。就像另一個種族。就像一個新的國家。

人民的聲音

雖然我們生活在恐懼之中,但日常生活一如既往,電視上仍放著喜劇。我們知道如何在恐懼中生活,這是我們的天性。在這方面,沒人能比得上我們俄國人。

「媽媽,帶我離開醫院。在這裡我會死。在這裡的人都死了。」現在我該去哪裡哭呢?去浴室嗎?浴室前面已經排起了隊----排隊的人都跟我有著相同的處境。

測量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不記得有任何同志拒絕前往隔離區工作,並不是因為我們害怕失去黨員身份,而是因為我們對黨有信心。我們有信心健康幸福的活下去,這對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是一切的準則。在失去這種信心後,很多人得了心臟病,甚至自殺.......一旦你失去對黨的信心,你就不再是黨的一部份了,只是一個失敗者,失去了活著的目的。

答案

有人說爆炸的不僅是反應爐,而是整個價值體系,我很同意這一點,但這樣的解釋還不夠。

回憶

有一天他喝醉了來找我:「你就是忘不了你的英雄,是嗎?他去了車諾比,但是我拒絕了。所以我還活著,而他只是個回憶。」

大家都稱他們為英雄。我無法毫無意義地承受這痛苦,無法從古老的格言中得到慰藉。我甚至廷他獲得的勛章都沒有。勛章放在家裡,他給了我們的兒子。我只知道一件事:我再也開心不起來了。

死亡的陰影

對我們這些住在城市裡的人來說,家只是一種居住的工具;對他們而言,家就是整個世界,整個宇宙。

畸形的嬰兒

有一天,女兒對我說:「媽媽,如果我生下了一個殘缺的孩子,我還是會很愛他。」你可以想像嗎?她才讀十年級,卻已經在想這種事了。她的朋友們也一樣,她們都會思考這樣的事。

我們不敢離開。在這裡,我們都是車諾比人,我們不會害怕彼此。.....我們有同樣的回憶,同樣的命運。

「她是車諾比來的兔子,晚上會發光。」他們要她晚上走到庭院裡去,看她是不是真的會發光。

我們為什麼愛車諾比

我們總是說「我們」,而不說「我」。
「我們會讓他們見識蘇聯人的勇氣。」「我們要讓他們瞧瞧蘇聯民族的厲害。」我們要向全世界展現! 但我還是我,我還是我自己。我不想死。我很害怕。......我們開始學會說「我」。我不想死!我很害怕!

兒童的聲音(全部都想打出來,請買書看吧)

一個小男孩和小女孩也追著那隻貓?男孩沒事,女孩卻一直哭。「我不會放棄牠的!」她尖叫著:「跑啊,小貓,快跑!」那個士兵拿著一個很大的塑料袋。

自從我出生之後(一九八六年),我們村裡就沒有任何男孩或女孩出生了。我是唯一的一個。醫生說不能把我生下來,但我媽媽從醫院逃出來,藏在外婆家里。所以我是在外婆家裡出生的。我聽他們說過。我沒有兄弟姊妹,我想要一個。這位女士,你可以告訴我嗎,為什麼我不應該被生下來?那我該去哪裡?高高地在天上嗎?在別的星球上嗎?

最後一次從醫院回來時,他說:「如果我能活下來,我再也不會碰物理和化學了。我要離開工廠,我要當牧羊人。」現在只剩我跟媽媽相依為命。雖然媽媽希望我去讀理工學院,但我不願意。我爸爸就是讀這所學校的。

我有一個朋友叫安德烈。他動了兩次手術,然後被送回家了。六個月後,他本來要動第三次手術的,可他在空蕩蕩的教室裡用皮帶上吊了,趁大家上體育課的時候。醫生說他不可以跑或跳。先是由利婭、卡佳、瓦迪姆、奧克薩那、奧列格,現在輪到安德烈了。「我們都會死,然後變成科學研究的一部份。」安德烈曾經這麼說過。卡佳說:「我們都會死,然後被大家遺忘。」奧克薩那說:「我死的時候,不要把我葬在墓園,那裡只有死人和烏鴉,把我葬在田野裡。」由利婭只會哭泣。現在每當我抬頭向上望,天空彷彿活了起來,因為他們都在天上。

後記

書中的人已經見過他人未知的事物。我覺得自己像是在記錄著未來。

2016-01-02

檳城小記 -- 給絹印書找到了好歸宿

在檳城的座談會結束後,一個女孩細心的把慢工的絹印書捧在手裡看了又看,最後和我說她要想想,留了我的電話。隔天她和朋友(參謀)來了我的旅館,再把書拿起看了又看。我們其實沒有聊太多書本身的事,她是學藝術出身的,朋友也是懂印刷的人。

後來我去招呼了一下朋友,回來後她慎重的遞了錢買下一本《前線Z.A.》絹印版,離開一小時後,她又回來替朋友買了第二本。

如此慎重的考慮當然亦和書價有關,但她的青睞和慎重實在讓我有種給孩子找了好歸宿的感覺。 這書印不了太多,但能讓作品得到一次好好展現的機會,再讓書留在懂得珍惜的人手上,實在是一件美好的事。

現代的印刷工藝相當進步和普及,許多出版社在設計印刷裝幀上都比慢工的書華麗高檔的多,壓凸,燙金,裱布什麼什麼的。相對而言手工絹印是很樸實細膩的東西: 手感,人味,厚度,立體感,欣賞的人欣賞,無感的人無感。我不敢說它們有多美,只能說它們是充滿誠意的。

這趟走出門,不斷被問及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時間做這些事?我被問到有點答不出來。因為就是想做而已,我認同它們價值,想讓它們存在,實在找不出什麼張揚的說法。

我是一個不會賣書的編輯,也沒錢請人做什麼很有創意的行銷,而且我非常討厭鼓吹別人衝動消費,所以老是嘍嘍嗦嗦的介紹一堆細節,希望這些書被認同的人買下來,希望這個亞洲紀錄漫畫系列紮紮實實的靠喜歡它的人繼續走下去,再被更多人認識。

《前線Z.A.》絹印版最後十來本等待著它的好歸宿 : http://www.sloworkpublishing.com/zh/catalog/frontline_za.php